中文名称垂穗石松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Palhinhaea cernua (L.) Vasc. et Franco

分类学概念出处:Palhinhaea cernua (L.) Vasc. et Franco in Bol. Soc. Brot. ser. 2, 41: 25. 1967U. Sen et T. Sen in Fern Gaz. 11(6): 423, f. 4: k-u. 1978

异名:


中型至大型土生植物,主茎直立,高达60厘米,圆柱形,中部直径1.5-2.5毫米,光滑无毛,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主茎上的叶螺旋状排列,稀疏,钻形至线形,长约4毫米,宽约0.3毫米,通直或略内弯,基部圆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纸质。侧枝上斜,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有毛或光滑无毛;侧枝及小枝上的叶螺旋状排列,密集,略上弯,钻形至线形,长3-5毫米,宽约0.4毫米,基部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表面有纵沟,光滑,中脉不明显,纸质。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短圆柱形,成熟时通常下垂,长3-10毫米,直径2.0-2.5毫米,淡黄色,无柄;孢子叶卵状菱形,覆瓦状排列,长约0.6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国内分布: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

国外分布:亚洲其他热带地区及亚热带地区、大洋洲、中南美洲

生境: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林下、林缘及灌丛下荫处或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