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地榆

别名

隔山消、赤地榆。

性味归经

苦、涩,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止血。

主治

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鼻衄;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水调敷患处。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粗壮或块茎状,木质化,粗1-2厘米。茎直立或基部仰卧,具明显棱角,被倒向短柔毛和开展的多细胞透明腺毛,腺头常早落,通常从基部开始假二叉状分枝。叶基生和茎上对生;托叶钻状披针形或钻形,长5-6毫米,宽约1.5毫米;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的2-3倍,被倒向短柔毛和开展的腺毛,向上叶柄渐短或不明显;叶片五角状圆肾形,长3-4厘米,宽4-5厘米,5深裂至4/5处,裂片宽楔形、倒卵形或倒卵状菱形,先端齿状羽裂,裂齿先端钝圆,具不明显短尖头,表面被多细胞棒状透明伏毛,背面通常仅沿脉被糙毛。总花梗腋生和顶生,明显长于叶,被倒向短柔毛和腺毛;花梗与总花梗相似,长为花的1.5-2倍,花、果期皆直立;苞片钻状,长5-6毫米;萼片矩圆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6-7毫米,宽2-3毫米,先端具长约1.5毫米的尖头,外面沿脉和边缘具腺毛;花瓣紫红色,倒卵形,长为萼片的1.5倍或更长,先端圆形,基部具短柄,被糙毛;雄蕊与萼近等长,花丝下部扩展,被疏柔毛,花药棕褐色;雌蕊与雄蕊近等长,密被糙柔毛。蒴果长2.5-3厘米,被短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700-30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林下和灌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止血。

主治

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月经不调,鼻衄;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水调敷患处。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粗壮或块茎状,木质化,粗1-2厘米。茎直立或基部仰卧,具明显棱角,被倒向短柔毛和开展的多细胞透明腺毛,腺头常早落,通常从基部开始假二叉状分枝。叶基生和茎上对生;托叶钻状披针形或钻形,长5-6毫米,宽约1.5毫米;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的2-3倍,被倒向短柔毛和开展的腺毛,向上叶柄渐短或不明显;叶片五角状圆肾形,长3-4厘米,宽4-5厘米,5深裂至4/5处,裂片宽楔形、倒卵形或倒卵状菱形,先端齿状羽裂,裂齿先端钝圆,具不明显短尖头,表面被多细胞棒状透明伏毛,背面通常仅沿脉被糙毛。总花梗腋生和顶生,明显长于叶,被倒向短柔毛和腺毛;花梗与总花梗相似,长为花的1.5-2倍,花、果期皆直立;苞片钻状,长5-6毫米;萼片矩圆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6-7毫米,宽2-3毫米,先端具长约1.5毫米的尖头,外面沿脉和边缘具腺毛;花瓣紫红色,倒卵形,长为萼片的1.5倍或更长,先端圆形,基部具短柄,被糙毛;雄蕊与萼近等长,花丝下部扩展,被疏柔毛,花药棕褐色;雌蕊与雄蕊近等长,密被糙柔毛。蒴果长2.5-3厘米,被短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700-30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林下和灌丛。

,,紫地榆的功能,紫地榆的主治,紫地榆的功效,紫地榆的用法用量,紫地榆的价格,紫地榆的临床应用,紫地榆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