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下脘穴
别名
幽门、下管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任脉
位置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
腹痛、善哕、呕吐、腹胀、腹泻
功能
健脾和胃,行气导滞,通经下乳。
操作
直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三里穴治反胃
,下脘,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幽门、下管。属任脉。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主治腹痛、善哕、呕吐、腹胀、腹泻等。直刺0.5-0.8寸。,
名词释义
脘,胃府也。穴在脐上二寸,当胃之下部,故名下脘。
,
功能作用
健脾和胃,行气导滞,通经下乳。
,
定位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
,
详细主治
腹痛、善哕、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病证。
,
详细操作
仰卧,于(胸)歧骨至脐孔连线的下1/4与3/4的交点处取穴。或于水分穴直上1寸定取。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下脘穴的功能,下脘穴的部位,下脘穴的操作,下脘穴的主治,下脘穴的定位,下脘穴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