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禾叶挖耳草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Utricularia graminifolia Vahl
分类学概念出处:Utricularia graminifolia Vahl, Enum. 1: 195. 1804;
异名:
陆生小草本。假根少数,丝状,具多数分枝。匍匐枝多数,丝状,多分枝,长2-8厘米。叶器生匍匐枝上,不存在或存在于花期,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形,基部渐狭,全缘,长4-10毫米,宽0.8-1.5毫米,具3脉,膜质,无毛。捕虫囊散生于匍匐枝和侧生于叶器上,球形,侧扁,长0.5-1.3毫米,具柄;口基生,上唇具2条不分枝的钻形附属物。花序直立,长2.5-30厘米,无毛,中部以上具1-6朵疏离的花;花序梗圆柱形,粗0.4-1毫米,具1-3鳞片;苞片与鳞片同形,基部着生,卵形,顶端渐尖,长2-2.5毫米,具3(-5)脉;小苞片较苞片短,钻形,具1脉;花梗丝状,上部具翅,长2-13毫米,直立或开展。花萼2裂达基部,上唇略大于下唇,裂片卵形,顶端急尖至渐尖,全缘,花期长3.5-5毫米,果期长达6毫米。花冠淡蓝色至紫红色,长7-13毫米;上唇狭长圆形,略长于上方萼片,顶端圆或微凹,下唇较大,卵圆形,顶端圆形,全缘,长5-7毫米,喉凸隆起;距狭圆锥状钻形,顶端渐尖,较下唇长并与其成锐角或直角叉开。雄蕊无毛;花丝线形,弯曲,上部膨大,长约1.5毫米;2药室汇合。雌蕊无毛;子房宽椭圆球形;花柱短而明显;柱头下唇半圆形,上唇消失呈截形。蒴果长球形,长2-3毫米。种子多数,椭圆球形,长0.3-0.4毫米,种皮无毛,具网状突起,网格纵向延长
国内分布:产福建、广东和云南
国外分布:也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中南半岛
生境:生于海拔100-2100米潮湿石壁或沼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