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称中华荚果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Matteuccia intermedia C. Chr.

分类学概念出处:

异名: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短而直立,黑褐色,木质,坚硬,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达1.5厘米,宽约4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厚膜质,褐棕色,有时中部颜色较深。叶多数簇生,二形:不育叶叶柄长20-30厘米,粗达5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为深禾秆色,坚硬,疏被披针形鳞片,叶片椭圆形,长40-60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略变狭,二回深羽裂,羽片20-25对,互生,彼此密接或略疏离,相距约1.5厘米,下部2-3对略缩短,平展或向下反折,中部的较长,长达15厘米,宽不及2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并紧靠叶轴,无柄,斜展,羽状半裂,裂片多数,长方形,圆头或近截头并具小突尖,全缘,叶脉明显,在裂片为羽状,小脉单一,偶有二叉,斜向上,伸达叶边,叶纸质,无毛,沿叶轴及羽轴下面被棕色线状披针形小鳞片,尤以叶轴较密;能育叶比不育叶小,柄长20-25厘米,粗5-8毫米,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30-45厘米,宽8-15厘米,一回羽状,羽片多数,斜展,彼此接近,线形,略呈镰刀状,通常长3.5-6厘米,宽2-3毫米,两侧强度反卷成荚果状,深紫色,平直,由羽轴伸出的侧脉二至三叉,在羽轴与叶边之间形成囊托,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囊托上,成熟时汇合成线形,无囊群盖,为变质的叶缘所包被。


国内分布:河北、山西(灵空山)、陕西(华山、太白山、大巴山、宝鸡、宁陕、略阳)、甘肃(康县、文县、西固)、湖北(兴山)、四川(宝兴、大金、理县、洪溪、天全、芦山、雷波、城口、黑水、小金、甘洛、峨眉山)及云南(丽江、中甸、德钦、大关)

国外分布:锡金

生境:山谷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