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称尖唇鸟巢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Neottia acuminata Schltr.

分类学概念出处:Neottia acuminata Schltr. in Acta Hort. Gothob. 1: 141. 1924

异名:Aphyllorchis parviflora King & Pantl. Neottia asiatica Ohwi Neottia oblonga Tang & F.T. Wang Neottia parviflora (King & Pantl.) Schltr. Neottia subsessilis Ohwi


植株高14-30厘米。茎直立,无毛,中部以下具3-5枚鞘,无绿叶;鞘膜质,长1-5厘米,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4-8厘米,通常具20余朵花;花序轴无毛;花苞片长圆状卵形,长3-4毫米,先端钝,无毛;花梗长3-4毫米,无毛;子房椭圆形,长2.5-3毫米,无毛;花小,黄褐色,常3-4朵聚生而呈轮生状;中萼片狭披针形,长3-5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长渐尖,具1脉,无毛;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但宽达1毫米;花瓣狭披针形,长2-3.5毫米,宽约0.5毫米;唇瓣形状变化较大,通常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3.5毫米,宽1-2毫米,先端渐尖或钝,边缘稍内弯,具1或3脉;蕊柱极短,明显短于着生于其上的花药或蕊喙;花药直立,近椭圆形,长约1毫米;柱头横长圆形,直立,左右两侧内弯,围抱蕊喙,2个柱头面位于内弯边缘的内侧;蕊喙舌状,直立,长可达1毫米。蒴果椭圆形,长约6毫米,宽3-4毫米。花果期6-8月。


国内分布:吉林南部(长白山)、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和西藏。

国外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锡金也有分布

生境:生于海拔1500-4100米的林下或荫蔽草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