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名称:粗茎苹兰
中文其他名称:小脚筒兰
拉丁名:Pinalia amica (Rchb. f.) Kuntze
分类学概念出处:Eria amica Rchb. f., Xenia Orch. 2: 162. t. 168. fig. 3 (6-9). 1870;
异名:Eria andersonii Hook. f. Eria confusa Hook. f. Eria excavata Lindl. Eria hypomelana Hayata Pinalia confusa (Hook. f.) Kuntze !Pinalia amica (Rchb. f.) Kuntze
假鳞茎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5-14厘米,粗0.4-1.6厘米,基部具鞘,顶端具1-3枚叶。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1.3-2.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柄,具8-12条主脉。花序1-2 (-4) 个,从靠近假鳞茎中上部的鞘中发出,有时甚至从近基部发出,近直立,长3-7厘米,疏生6-10朵花;花序轴密生锈色卷曲柔毛;花苞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宽3-5毫米,具6-7脉,无毛;花梗和子房长1.5-2厘米,密被锈色曲柔毛;萼片和花瓣黄色带紫褐色脉纹,唇瓣黄色(据原始记载);萼片均具锈色曲柔毛;中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近1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长近1厘米,宽近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与蕊柱足合生成长约3毫米的萼囊;花瓣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渐尖;唇瓣轮廓近倒卵状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6毫米,3裂;侧裂片卵状椭圆形,向内弯曲,长约3毫米,宽1.5毫米,先端钝,与中裂片相交成极小的锐角;中裂片肾形,长约3-4毫米,宽约4.5毫米,先端具凹缺,肉质,仅中间部分非肉质;唇盘上具3条褶片,中央褶片在中裂片上增粗,两侧褶片则自唇盘基部上方开始增粗成脊状,一直延伸到中裂片基部;蕊柱长约4毫米(不包括花药);蕊柱足长约3毫米;药帽近半球形,高约1.5毫米;花粉团倒三角形,长约0.5毫米,淡黄色。蒴果倒卵状圆柱形,下部渐变细,长3厘米,粗约2-3毫米,具锈色疏柔毛;果柄长9-12毫米,亦被锈色毛。花期3-4月,果期6月。
国内分布:台湾(台北、宜兰、南投)和云南南部(勐腊、勐海、景洪)
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和泰国
生境:生于海拔900-2200米的林中树上,在台湾也见于海拔900米以下的阴湿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