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文学名:白花酸藤子
中文其他名称:牛脾蕊(广东),牛尾藤、小种楠藤、羊公板仔(海南岛),碎米果、水林果、黑头果、枪子果(云南),马桂郎(云南西双版纳傣语译音)
拉丁名:Embelia ribes Burm. f.
分类学概念出处:Embelia ribes Burm. f., Fl. Ind. 62. pl. 23. 1768; Benth., Fl. Hongk. 204. 1861
异名:
攀援灌木或藤本,长3-6米,有时达9米以上;枝条无毛,老枝有明显的皮孔。叶片坚纸质,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钝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长5-8 (-10) 厘米,宽约3.5厘米,全缘,两面无毛,背面有时被薄粉,腺点不明显,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5-10毫米,两侧具狭翅。圆锥花序,顶生,长5-15厘米,稀达30厘米,枝条初时斜出,以后呈辐射展开与主轴垂直,被疏乳头状突起或密被微柔毛;花梗长1.5毫米以上;小苞片钻形或三角形少长约1毫米,外面被疏微柔毛,里面无毛;花5数,稀4数,花萼基部连合达萼长的1/2,萼片三角形,顶端急尖或钝,外面被柔毛,有时被乳头状突起,里面无毛,具腺点;花瓣淡绿色或白色,分离,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2毫米,外面被疏微柔毛,边缘和里面被密乳头状突起,具疏腺点;雄蕊在雄花中着生于花瓣中部,与花瓣几等长,花丝较花药长1倍,花药卵形或长圆形,背部具腺点,在雌花中较花瓣短;雌蕊在雄花中退化,较花瓣短,柱头呈不明显的2裂,在雌花中与花瓣等长或略短,子房卵珠形,无毛,柱头头状或盾状。果球形或卵形,直径3-4毫米,稀达5毫米,红色或深紫色,无毛,干时具皱纹或隆起的腺点。
国内分布: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
国外分布:印度以东至印度尼西亚均有
生境:海拔50-2000米的林内、林缘灌木丛中,或路边、坡边灌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