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文学名:波密卷瓣兰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Bulbophyllum bomiense Z. H. Tsi
分类学概念出处:Bulbophyllum bomiense Z. H. Tsi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4): 128, fig. 4. 1978;
异名:
根状茎匍匐,粗约1毫米,幼时被鞘。假鳞茎彼此相距1-2厘米,卵状圆锥形,长7-10毫米,中部粗5毫米,幼时被膜质鞘,顶生1枚叶。叶革质,长圆形,长1.7-3.5厘米,中部宽5-7毫米,先端钝并且稍凹入,基部收狭,在上面中肋下陷,边缘稍波状,干后常下弯。花葶从假鳞茎基部抽出,直立,纤细,长约2厘米,伞形花序具2-4朵花,花序柄被3枚长约7毫米的筒状鞘;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常呈镰刀状下弯;花梗和子房长4毫米;花深红色,质地较厚;中萼片长圆形,凹的,长7毫米,中部宽2.5毫米,先端截形并且稍凹入,中部以上边缘密生细乳突,具3条脉,在背面疏生疣状突起;侧萼片近镰状披针形,长7毫米,先端极钝,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在背面尤其中部以上密生疣状凸起,边缘在中部以上内卷,基部上方扭转而两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彼此粘合;花瓣淡紫色带深紫色斑点,近椭圆形,长4毫米,中部宽2.5毫米,先端近圆形,具3条脉,边缘密生细乳突;唇瓣肉质,近舌形,长约3毫米,基部上方稍向外下弯,基部具凹槽并且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关节,内面靠边缘各具1条纵走的褶片;蕊柱长约1.2毫米,蕊柱翅近平直;蕊柱足长1.5毫米,其分离部分长0.8毫米;蕊柱齿尖齿状,长约0.5毫米;药帽前端不收狭,稍凹,上面密被细乳突,顶端具1个球形粒状突起。花期7月。
国内分布:西藏东南部(波密)
国外分布:中国特有
生境:生于海拔203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下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