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
别名
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性味归经
味甘
性平;归脾、胃、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补气健脾
除烦渴
止泻痢。
脾胃气虚
食少纳呆
倦怠乏力
心烦口渴
泻下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30g;或水研取汁。
注意事项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
常食干饭
令人热中
唇口干;不可和苍耳之
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
发痼疾。”
化学成分
含75%以上的淀粉
8%左右蛋白质
0.5%-1%脂肪
另含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脂肪部分主要为甾体类:胆甾醇
菜油甾醇
豆甾醇
谷甾醇和酸性成分及脂类:一、二、三酰甘油
磷脂
还含有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
自由脂肪酸。尚含乙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羟基代乙酸
枸橼酸
苹果酸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
相关论述
1、《别录》:“主益气
止烦
止泄。”
2、《千金方》:“主心烦
断下痢
平胃气
长肌肉。”
3、《食疗本草》:“温中益气
补下元。”
4、《日华子》:“补中
壮筋骨
补肠胃。”
5、《本草衍义》:“平和五脏
补益胃气。”
6、《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
强筋壮骨
生津
明目
长智。”
7、《医学入门》:“止烦渴泄痢
强心志
益肾精
益肺气。”
8、《纲目》:“好颜色
解热
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
9、《药性切用》:“补脾益肺
长气养血
添精助神。”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五仁粳米粥:
功效:健胃破淤、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虚亏引起的习惯性便秘。若妇女产后血虚便秘可去桃仁。
原材料:芝麻仁、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
炒)、甜杏仁各15g
粳米200g。
做法:将上述五仁混合碾碎
加入粳梗米共煮稀粥
可以加糖适量。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1次。
相关配伍
1、治脾虚泄泻
不寐:粳米二合
茯苓末一两。(粳米)煮好
再下苓末一两
再煮烂食。(《寿世青编》茯苓粥)
2、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
气欲绝者:淡竹沥一合
粳米一合(炒
以水二盏同研
去滓取汁)。上二味
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
3、治上气咳嗽
胸膈伤痛
气喘:粳米二合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研)。以上桃仁和米煮粥
空腹食之。(《圣惠方》粳米桃仁粥)
4、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
或如豆汁
胎动腹痛:粳米五升
黄芪六两。以水七升
煎取二升
分为四服。(《医学纲目》)
5、下乳汁:粳米、糯米各半合
莴苣子一合(淘净)
生甘草半两。上研细
用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淬
分三服。(《济阴纲目》)
6、治食水芹中毒:用饧梗米、杏仁、乳饼煮粥
食一二碗
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功效作用
功能
补气健脾
除烦渴
止泻痢。
主治
脾胃气虚
食少纳呆
倦怠乏力
心烦口渴
泻下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30g;或水研取汁。
注意事项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
常食干饭
令人热中
唇口干;不可和苍耳之
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
发痼疾。”
化学成分
含75%以上的淀粉
8%左右蛋白质
0.5%-1%脂肪
另含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脂肪部分主要为甾体类:胆甾醇
菜油甾醇
豆甾醇
谷甾醇和酸性成分及脂类:一、二、三酰甘油
磷脂
还含有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
自由脂肪酸。尚含乙酸
延胡索酸
琥珀酸
羟基代乙酸
枸橼酸
苹果酸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
相关论述
1、《别录》:“主益气
止烦
止泄。”
2、《千金方》:“主心烦
断下痢
平胃气
长肌肉。”
3、《食疗本草》:“温中益气
补下元。”
4、《日华子》:“补中
壮筋骨
补肠胃。”
5、《本草衍义》:“平和五脏
补益胃气。”
6、《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
强筋壮骨
生津
明目
长智。”
7、《医学入门》:“止烦渴泄痢
强心志
益肾精
益肺气。”
8、《纲目》:“好颜色
解热
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
9、《药性切用》:“补脾益肺
长气养血
添精助神。”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五仁粳米粥:
功效:健胃破淤、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虚亏引起的习惯性便秘。若妇女产后血虚便秘可去桃仁。
原材料:芝麻仁、松子仁、胡桃仁、桃仁(去皮尖
炒)、甜杏仁各15g
粳米200g。
做法:将上述五仁混合碾碎
加入粳梗米共煮稀粥
可以加糖适量。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1次。
相关配伍
1、治脾虚泄泻
不寐:粳米二合
茯苓末一两。(粳米)煮好
再下苓末一两
再煮烂食。(《寿世青编》茯苓粥)
2、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
气欲绝者:淡竹沥一合
粳米一合(炒
以水二盏同研
去滓取汁)。上二味
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
3、治上气咳嗽
胸膈伤痛
气喘:粳米二合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研)。以上桃仁和米煮粥
空腹食之。(《圣惠方》粳米桃仁粥)
4、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
或如豆汁
胎动腹痛:粳米五升
黄芪六两。以水七升
煎取二升
分为四服。(《医学纲目》)
5、下乳汁:粳米、糯米各半合
莴苣子一合(淘净)
生甘草半两。上研细
用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淬
分三服。(《济阴纲目》)
6、治食水芹中毒:用饧梗米、杏仁、乳饼煮粥
食一二碗
日三服。(《卫生易简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颖果成熟时
采收
脱下果实
晒干
除去稻壳即可。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呈扁椭圆形
长3-4mm
宽2-3mm。一端圆钝;另端有胚脱落而稍歪斜。表面浅白色
半透明
光滑。质坚硬
断面粉性。气微
味甘。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禾本科稻属植物稻(梗稻)。
形态特征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
丛生
高约1m。叶鞘无毛
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
披针形
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
长5-25mm
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
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
长30-60cm
宽6-15mm
圆锥花序疏松
成熟时向下弯曲
分枝具角棱
常粗糙;小穗长圆形
两侧压扁
长6-8mm
含3小花
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
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
两性小花外程有5脉
常具细毛
有芒或无芒
内稃3脉
亦被细毛;鳞被2
卵圆形;雄蕊6;花柱2枚
柱头帚刷状。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分布区域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粳米的功能
粳米的主治
粳米的功效
粳米的用法用量
粳米的价格
粳米的临床应用
粳米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