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别名
胡麻油、乌麻油、脂麻油、香油、生油、清油
性味归经
味甘
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润燥通便
解毒
生肌。
主治
肠燥便秘
蛔虫病
食积腹痛
疮肿
溃疡
疥癣
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
1、内服:生用或熬熟。
2、外用:涂搽。
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
注意事项
脾虚便泄者忌服。
相关论述
1、《别录》:“利大肠
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
生秃发。”
2、《千金方》:“去头面游风。”
3、孟诜:“杀五黄
下三焦热毒气
通大小肠
治蝈心痛
敷一切恶疮疥癣
杀一切虫。取一合
和鸡子两颗
芒硝一两
少时即泻下热毒。”
4、《本草拾遗》:“主天行热
肠秘内结热
服一合
下利为度。”
5、《日华子本草》:“陈油煎膏
生肌长肉
止痛
消痈肿
补皮裂。”
6、《纲目》:“解热毒、食毒、虫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真香油一两
皮硝少许。同煎滚
冷定
徐徐灌入口中
咽下即通。(《蔺氏经验方》)
2、治百药、百虫、五金八石、砒霜、山岚瘴蛊及河豚诸毒:生胡麻油一碗。灌之
吐出毒物。(《易简方》)
3、治胎漏难产
因血干涩:清油半两
好蜜一两。同煎数十沸
温服。(《便产须知》)
4、治痈疽发背
初作即服此
使毒气不内攻:麻油一斤。煎二十沸
和醇醋二碗
分五次
一日服尽。(《仁斋直指方》)
5、治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
趁热
通手旋涂自消。(《百一选方》)
6、治急喉痹:生油一合。急灌之。(《圣济总录》)
7、治梅花秃癣:清油一碗
以小竹子烧火
入内煎沸
沥猪胆汁一个
和匀
剃头擦之
二三日愈
勿令日晒。(《普济方》)
功效作用
功能
润燥通便
解毒
生肌。
主治
肠燥便秘
蛔虫病
食积腹痛
疮肿
溃疡
疥癣
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
1、内服:生用或熬熟。
2、外用:涂搽。
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
注意事项
脾虚便泄者忌服。
相关论述
1、《别录》:“利大肠
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
生秃发。”
2、《千金方》:“去头面游风。”
3、孟诜:“杀五黄
下三焦热毒气
通大小肠
治蝈心痛
敷一切恶疮疥癣
杀一切虫。取一合
和鸡子两颗
芒硝一两
少时即泻下热毒。”
4、《本草拾遗》:“主天行热
肠秘内结热
服一合
下利为度。”
5、《日华子本草》:“陈油煎膏
生肌长肉
止痛
消痈肿
补皮裂。”
6、《纲目》:“解热毒、食毒、虫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真香油一两
皮硝少许。同煎滚
冷定
徐徐灌入口中
咽下即通。(《蔺氏经验方》)
2、治百药、百虫、五金八石、砒霜、山岚瘴蛊及河豚诸毒:生胡麻油一碗。灌之
吐出毒物。(《易简方》)
3、治胎漏难产
因血干涩:清油半两
好蜜一两。同煎数十沸
温服。(《便产须知》)
4、治痈疽发背
初作即服此
使毒气不内攻:麻油一斤。煎二十沸
和醇醋二碗
分五次
一日服尽。(《仁斋直指方》)
5、治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
趁热
通手旋涂自消。(《百一选方》)
6、治急喉痹:生油一合。急灌之。(《圣济总录》)
7、治梅花秃癣:清油一碗
以小竹子烧火
入内煎沸
沥猪胆汁一个
和匀
剃头擦之
二三日愈
勿令日晒。(《普济方》)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胡麻科芝麻属植物脂麻。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
高80-180cm。茎直立
四棱形
棱角突出
不分枝。叶对生
或上部者互生;叶柄长1-7cm;叶片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
先端急尖或渐尖
基部楔形
全缘、有锯齿或下部叶3浅裂
表面绿色
两面无毛或稍被白色柔毛。花单生
或2-3朵生于叶腋;花萼稍合生
绿色
5裂
裂片披针形
具柔毛;花冠筒状
唇形
白色
有紫色或黄色彩晕
裂片圆形
外侧被柔毛;雄蕊4
着生于花冠筒基部
雌蕊1
心皮2
子房圆锥形
初期呈假4室
成熟后为2室
花柱线形
柱头2裂。蒴果椭圆形
多4棱或6、8棱
纵裂。种子多数
卵形
两侧扁平
黑色、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9月
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我国除西藏高原外
各地区均有栽培。
生长环境
常栽培于夏季气温较高
气候干燥
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区。
,麻油的功能
麻油的主治
麻油的功效
麻油的用法用量
麻油的价格
麻油的临床应用
麻油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