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硬枝琐梅

性味归经

味苦、涩


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


调经止带。

主治

湿热痢疾


腹泻


吐血


衄血


便血


月经过多


白带


湿疹疮疡


疥癞


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15-3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洗疥癞疮。”

2、《全国中草药汇编》:“止泻痢


祛风止痛


清热利湿


消炎。”“治痢疾


腹泻


风湿关节痛


痛风


急、慢性肝炎


月经不调


小儿疳积


挫伤疼痛


湿疹


皮肤化脓感染


口腔炎


咽峡炎


牙龈炎


泌尿道结石。”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月经不调


痛经:倒生根15g


枣子树根15g


益母草15g


月季花12g


对叶草12g


当归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疥癞疮毒:(硬枝黑琐梅)根适量


水煎外洗。(《云南中草药选》)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


凉血止血


调经止带。

主治

湿热痢疾


腹泻


吐血


衄血


便血


月经过多


白带


湿疹疮疡


疥癞


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15-3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洗疥癞疮。”

2、《全国中草药汇编》:“止泻痢


祛风止痛


清热利湿


消炎。”“治痢疾


腹泻


风湿关节痛


痛风


急、慢性肝炎


月经不调


小儿疳积


挫伤疼痛


湿疹


皮肤化脓感染


口腔炎


咽峡炎


牙龈炎


泌尿道结石。”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月经不调


痛经:倒生根15g


枣子树根15g


益母草15g


月季花12g


对叶草12g


当归12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疥癞疮毒:(硬枝黑琐梅)根适量


水煎外洗。(《云南中草药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


洗净


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红泡刺藤。

形态特征

红泡刺藤


又名灰毛果莓、钩撕刺、白枝泡。灌木


高1-2.5米;枝常紫红色


被白粉


疏生钩状皮刺


小枝带紫色或绿色


幼时被绒毛状毛。小叶常7-9枚


稀5或11枚


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


顶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


仅稍长于侧生者


长2.5-6(8)厘米


宽1-3(4)厘米


顶端急尖


稀圆钝


顶生小叶有时渐尖


基部楔形或圆形


上面无毛或仅沿叶脉有柔毛


下面被灰白色绒毛


边缘常具不整齐粗锐锯齿


稀具稍钝锯齿


顶生小叶有时具3裂片;叶柄长1.5-4厘米


顶生小叶柄长0.5-1.5厘米


侧生小叶近无柄


和叶轴均被绒毛状柔毛和稀疏钩状小皮刺;托叶线状披针形


具柔毛。花成伞房花序或短圆锥状花序


顶生或腋生;总花梗和花梗被绒毛状柔毛;花梗长0.5-1厘米;苞片披针形或线形


有柔毛;花直径达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绒毛


并混生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


顶端急尖或突尖


在花果期常直立开展;花瓣近圆形


红色


基部有短爪


短于萼片;雄蕊几与花柱等长


花丝基部稍宽;雌蕊约55-70


花柱紫红色


子房和花柱基部密被灰白色绒毛。果实半球形


直径8-12毫米


深红色转为黑色


密被灰白色绒毛;核有浅皱纹。花期5-7月


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坡灌丛、疏林或山谷河滩、溪流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