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油柑皮
性味归经
味甘
性凉。归心、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主治
湿热泄泻
口疮
疔疮
痔疮
阴囊湿疹
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8g。外用:适量
研末撒敷;或煎水洗。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皮肤消毒剂。
相关论述
《云南中草药》:“治腹泻
肠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腹泻
肠炎:余甘子树皮15-30g。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外伤出血:油柑树皮干粉撒敷。(《云南中草药》)
3、治湿疹、蜈蚣咬伤:余甘子树皮捣烂取汁敷。(《广西本草选编》)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主治
湿热泄泻
口疮
疔疮
痔疮
阴囊湿疹
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8g。外用:适量
研末撒敷;或煎水洗。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皮肤消毒剂。
相关论述
《云南中草药》:“治腹泻
肠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腹泻
肠炎:余甘子树皮15-30g。煎服。(《云南中草药》)
2、治外伤出血:油柑树皮干粉撒敷。(《云南中草药》)
3、治湿疹、蜈蚣咬伤:余甘子树皮捣烂取汁敷。(《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
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大戟科植物余甘子。
形态特征
乔木
高达23米
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
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
二列
线状长圆形
长8-20毫米
宽2-6毫米
顶端截平或钝圆
有锐尖头或微凹
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
上面绿色
下面浅绿色
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
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
长0.8-1.5毫米
褐红色
边缘有睫毛。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6;雄花:花梗长1-2.5毫米;萼片膜质
黄色
长倒卵形或匙形
近相等
长1.2-2.5毫米
宽0.5-1毫米
顶端钝或圆
边缘全缘或有浅齿;雄蕊3
花丝合生成长0.3-0.7毫米的柱
花药直立
长圆形
长0.5-0.9毫米
顶端具短尖头
药室平行
纵裂;花粉近球形
直径17.5-19微米
具4-6孔沟
内孔多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
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匙形
长1.6-2.5毫米
宽0.7-1.3毫米
顶端钝或圆
较厚
边缘膜质
多少具浅齿;花盘杯状
包藏子房达-半以上
边缘撕裂;子房卵圆形
长约1.5毫米
3室
花柱3
长2.5-4毫米
基部合生
顶端2裂
裂片顶端再2裂。蒴果呈核果状
圆球形
直径1-1.3厘米
外果皮肉质
绿白色或淡黄白色
内果皮硬壳质;种子略带红色
长5-6毫米
宽2-3毫米。花期4-6月
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