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蜘蛛

拉丁文名

PinelliacordataN.E.Br.

别名

滴水珠、水半夏、深山半夏、石半夏、独叶一枝花、一粒珠、石里开、一滴珠、水滴珠岩芋、天灵芋、岩珠、蛇珠、独龙珠、单叶半夏、制蛇子、心叶半夏、地金莲、夏无影、岩隙子

道地产区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等地

性味归经

味辛


性温。归肝经

毒性

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石蜘蛛


中药名。又名滴水珠等。为天南星科植物滴水珠PinelliacordataN.E.Br.的块茎。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具有解毒消肿


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毒蛇咬伤


乳痈


肿毒


深部脓肿


瘰疬


头痛


胃痛


腰痛


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肿


散瘀止痛。

主治

用于毒蛇咬伤


乳痈


肿毒


深部脓肿


瘰疬


头痛


胃痛


腰痛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装胶囊


每次0.3-0.6g


或1-3粒吞服(不可嚼服)。外用:适量


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及阴虚、热证禁服。内服切忌过量


否则可引起喉舌麻痹。

药理作用

本品有止痛、消炎及抗过敏作用。

相关论述

1、《江西草药》:“消肿解毒


散瘀止痛。(治)急性胃痛


毒蛇咬伤


无名肿毒


挫伤。”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


散结


解毒


行瘀。治毒蛇咬伤


痈疖初起


腰痛


跌打损伤


乳痈


肿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毒蛇咬伤:鲜滴水珠块茎1g


切碎


装胶囊内。用温开水吞服(不可嚼碎)


另取鲜品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乳痈


肿毒:滴水珠根与萆麻子等量。捣烂和凡士林或猪油调匀


外敷患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颈淋巴结结核


乳腺炎:滴水珠、紫背天葵各等份。共研细末


以猪油调匀。外敷患处。

4、治深部脓肿:滴水珠1.5g


草乌0.3g


鲜天南星半个。共捣烂外敷。(3-4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头痛


神经痛


胃痛


腹痛


漆疮及其他过敏性皮炎:滴水珠


研粉装入“0”号胶囊


每颗含0.5g


成人服2颗


每日2-3次。(浙江《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6、治腰痛:滴水珠(完整不破损的)鲜根3g。整粒用温开水吞服(不可嚼碎)。另以滴水珠鲜根加食盐或白糖捣烂


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肿


散瘀止痛。

主治

用于毒蛇咬伤


乳痈


肿毒


深部脓肿


瘰疬


头痛


胃痛


腰痛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装胶囊


每次0.3-0.6g


或1-3粒吞服(不可嚼服)。外用:适量


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及阴虚、热证禁服。内服切忌过量


否则可引起喉舌麻痹。

药理作用

本品有止痛、消炎及抗过敏作用。

相关论述

1、《江西草药》:“消肿解毒


散瘀止痛。(治)急性胃痛


毒蛇咬伤


无名肿毒


挫伤。”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


散结


解毒


行瘀。治毒蛇咬伤


痈疖初起


腰痛


跌打损伤


乳痈


肿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毒蛇咬伤:鲜滴水珠块茎1g


切碎


装胶囊内。用温开水吞服(不可嚼碎)


另取鲜品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乳痈


肿毒:滴水珠根与萆麻子等量。捣烂和凡士林或猪油调匀


外敷患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颈淋巴结结核


乳腺炎:滴水珠、紫背天葵各等份。共研细末


以猪油调匀。外敷患处。

4、治深部脓肿:滴水珠1.5g


草乌0.3g


鲜天南星半个。共捣烂外敷。(3-4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头痛


神经痛


胃痛


腹痛


漆疮及其他过敏性皮炎:滴水珠


研粉装入“0”号胶囊


每颗含0.5g


成人服2颗


每日2-3次。(浙江《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6、治腰痛:滴水珠(完整不破损的)鲜根3g。整粒用温开水吞服(不可嚼碎)。另以滴水珠鲜根加食盐或白糖捣烂


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挖


洗净


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干燥


用时打碎。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


置阴凉干燥处


防霉。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块茎扁圆球形


直径0.8-3.5cm


高约1mm


四周有时可见疣状突起的小块茎。表面浅黄色或浅棕色


顶端平


中心有凹陷的茎痕


有时可见点状根痕;底部扁圆


有皱纹


表面较粗糙。质坚实


断面白色


富粉性。气微


味辛辣


麻舌而刺喉。

饮片性状

块茎近球形。表面浅黄色或浅棕色


顶端平


中央有凹陷茎痕。底部扁圆


有皱纹


表面较粗糙。质坚实


断面白色


粉性。气微


味辛辣。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南星科植物滴水珠。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茎球形、卵球形至长圆形


长2-4cm


粗1-1.8cm


表面密生多数须根。叶1;叶柄长12-25cm


常紫色或绿色带紫斑


几无鞘


下部及顶头各有珠芽1枚;幼株叶片心状长圆形


长达4cm


宽约2cm;多年生植株叶片心形、心状长圆形或心状戟形


长6-25cm


宽2.5-7.5cm


先端长渐尖


基部心形


表面绿色、暗绿色


背面淡绿色或红紫色


后裂片圆形或锐尖


稍外展。花序柄长3.7-18cm;佛焰苞绿色


淡黄带紫色或青紫色


长3-7cm


管部长1.2-2cm


粗4-7mm


檐部椭圆形


长1.8-4.5cm。肉穗花序;雌花序长1-1.2cm;雄花序长5-7mm;附属器青绿色


长6.5-20cm


渐狭为线形


略成“之”字形上升。浆果长圆状卵形。花期3-6月


果8-9月成熟。

分布区域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道地产区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溪旁、潮湿草地、岩石边、岩隙中或岩壁上。


,石蜘蛛的功能


石蜘蛛的主治


石蜘蛛的功效


石蜘蛛的用法用量


石蜘蛛的价格


石蜘蛛的临床应用


石蜘蛛的不良反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