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卤地菊

别名

黄花龙舌草、龙舌三尖刀、龙舌草、三尖刀、黄花冬菊、黄野蒿、尖刀草、黄花蜜菜、瘠草。

性味归经

味甘、淡


性凉。归肝、脾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


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血


祛痰止咳


利湿止泻。

主治

感冒


喉蛾


喉痹


百日咳


肺热喘咳


肺结核咯血


鼻衄


高血压病


痈疖疔疮


咽喉肿痛


麻疹初起


白喉轻症等风热或肺热所致诸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8g


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


捣敷;或捣汁含漱。

药理作用

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预防感冒、中暑和胃肠道传染病:金银花60g


野菊花60g


岗梅叶120g


卤地菊120g。为茶。

2、治流行性感冒:岗梅根30g


卤地菊30g


麦门冬15g。每日1剂


水煎


分2次服。(1~2方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麻疹初起:卤地菊煎汤代茶。(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4、治喉蛾:卤地菊鲜的全草30g(干的18g)。和醋煎


再用消毒过的棉花包扎


筷头蘸药醋拭患处。(《福建民间草药》)

5、治喉痹:卤地菊鲜的全草一握


用冷开水或淘米水洗净并捣烂


绞汁


和等量的冬蜜调服。或取鲜的全草15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凉血


祛痰止咳


利湿止泻。

主治

感冒


喉蛾


喉痹


百日咳


肺热喘咳


肺结核咯血


鼻衄


高血压病


痈疖疔疮


咽喉肿痛


麻疹初起


白喉轻症等风热或肺热所致诸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8g


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


捣敷;或捣汁含漱。

药理作用

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预防感冒、中暑和胃肠道传染病:金银花60g


野菊花60g


岗梅叶120g


卤地菊120g。为茶。

2、治流行性感冒:岗梅根30g


卤地菊30g


麦门冬15g。每日1剂


水煎


分2次服。(1~2方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麻疹初起:卤地菊煎汤代茶。(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4、治喉蛾:卤地菊鲜的全草30g(干的18g)。和醋煎


再用消毒过的棉花包扎


筷头蘸药醋拭患处。(《福建民间草药》)

5、治喉痹:卤地菊鲜的全草一握


用冷开水或淘米水洗净并捣烂


绞汁


和等量的冬蜜调服。或取鲜的全草15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


鲜用或切段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多缠绕成团


茎细长


节上生细根


被硬刚毛。单叶对生


叶多破碎


完整的叶片披针状卵形


长1.5~4.5cm


宽4~9mm


表面绿褐色


被硬刚毛。可见小头状花序生于茎顶端


花黄棕色。气微


味微涩。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菊科植物卤地菊。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匍匐


长25~80cm或更长;基部茎节生不定根


节间长2~4cm


或在上部可达6~8cm;茎圆形


密被短糙毛


糙毛有时成钩状。叶对生;叶无柄或有1~5mm长短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


连叶柄长1~4cm


宽4~9mm


先端钝


基部稍狭


边缘有1~3对不规则粗齿或细齿


稀全缘


两面密被基部为疣状的短糙毛


中脉和近基发出的1对侧脉


不明显


无网状脉。头状花序少数


径约10mm


单生茎顶或上部叶腋


无花序梗或有长1~6mm花序梗;总苞近球形


径约9mm;总苞片2层


外层叶质


绿色


卵形至卵状长圆形


长4~6mm


先端钝或略尖


内层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长约6mm


先端三角状短尖;托片折叠成倒卵状长圆形


长6~7mm


基部较狭


先端短尖;舌状花1层


黄色


舌片长圆形


长7~9mm


宽约3mm


先端3浅裂


管部约与子房等长;管状花黄色


长6~7mm


向上渐扩大成钟状


檐部5裂


裂片近三角形


先端稍钝


疏被短毛。瘦果倒卵状三棱形


长约4mm


宽2.5~3mm


先端截平


但中央稍凹入


凹入处密被短毛;无冠毛及冠毛环。花期6~10月。


,卤地菊的功能


卤地菊的主治


卤地菊的功效


卤地菊的用法用量


卤地菊的价格


卤地菊的临床应用


卤地菊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