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黄果茄
别名
黄水茄、黄打破碗、刺茄、野茄果、大苦果、籁茄、水茄头、黄果珊瑚、马刺
性味归经
苦、辛
温。归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
消瘀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
牙痛
睾丸肿痛
痈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5g。外用:适量
涂擦或研末敷。
药理作用
全草醇提取物及生物碱皂甙部分有强心作用。对离体蛙心、猫心房或心室肌、乳头肌在一定浓度时
能增强其收缩及张力
但如浓度过高
反降低其收缩力。对完整犬的心房及心室
也能增强其收缩振幅
血压亦有逐步的升高。长期用药可显著降低鼠肺及支气管中组织胺含量
而对皮肤、胃的组织胺有轻度上升;糖生物碱2mg/kg腹腔注射2星期
对受鸡蛋清致敏的豚鼠有保护作用。对支气管病人的治疗作用可能由于其使支气管及肺中的组织胺耗竭有关;此外其中所含的无机硝酸盐成分也有某些祛痰作用。粗提取物、叶茎的醇提取物、树脂性成分同样具有一定释放组织胺的作用。
相关论述
《福建药物志》:“利湿
消肿
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痛、睾丸炎、牙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手足麻痹
风湿性关节炎:黄果茄鲜根60-90g。炖母鸡服。
2、治牙痛:黄果茄干根15g。水煎服
或煎浓汤漱口。
3、治睾丸炎:黄果茄干根7株
马鞭草根5株
灯笼草根7株
合猪腰子炖服;合青壳鸡蛋炖服亦可。
4、治头部发疮:黄果茄鲜果
切成两半
擦患处。
5、治脓头:黄果茄子
置新瓦上焙干研末撒患处。(1-5方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
消瘀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
牙痛
睾丸肿痛
痈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5g。外用:适量
涂擦或研末敷。
药理作用
全草醇提取物及生物碱皂甙部分有强心作用。对离体蛙心、猫心房或心室肌、乳头肌在一定浓度时
能增强其收缩及张力
但如浓度过高
反降低其收缩力。对完整犬的心房及心室
也能增强其收缩振幅
血压亦有逐步的升高。长期用药可显著降低鼠肺及支气管中组织胺含量
而对皮肤、胃的组织胺有轻度上升;糖生物碱2mg/kg腹腔注射2星期
对受鸡蛋清致敏的豚鼠有保护作用。对支气管病人的治疗作用可能由于其使支气管及肺中的组织胺耗竭有关;此外其中所含的无机硝酸盐成分也有某些祛痰作用。粗提取物、叶茎的醇提取物、树脂性成分同样具有一定释放组织胺的作用。
相关论述
《福建药物志》:“利湿
消肿
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痛、睾丸炎、牙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手足麻痹
风湿性关节炎:黄果茄鲜根60-90g。炖母鸡服。
2、治牙痛:黄果茄干根15g。水煎服
或煎浓汤漱口。
3、治睾丸炎:黄果茄干根7株
马鞭草根5株
灯笼草根7株
合猪腰子炖服;合青壳鸡蛋炖服亦可。
4、治头部发疮:黄果茄鲜果
切成两半
擦患处。
5、治脓头:黄果茄子
置新瓦上焙干研末撒患处。(1-5方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夏、秋采收;果实:秋、冬采
洗净
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
多扭曲
有分枝
长达30cm
直径0.7-5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
粗糙
可见突起细根痕及斑点
皮薄
有的剥落
剥落处显淡黄色。质硬
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
纤维性。惟茎的皮刺密生
细直
长5-20mm。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茄科植物黄果茄。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或匍匐草本
高50-70cm。有时基部木质化
植株各部均被星状绒毛和细长的针状皮刺。单叶互生;叶柄长2-3.5cm;叶片卵状长圆形
长4-6cm
宽3-4.5cm
先端尖或钝
基部近心形或偏斜
边缘深波状或深裂。聚伞花序腋外生
通常3-5花;萼钟形
5裂
外面有小刺;花冠辐状
蓝紫色
5裂
裂瓣卵状三角形
外被绒毛;雄蕊5;子房卵形圆形
花柱纤细
柱头截形。浆果球形
直径1.3-1.9cm。初时绿色并具深绿色条纹
成熟后则变为淡黄色;种子近肾形
扁平。花期冬至夏季
果熟期夏、秋季。
分布区域
星散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村边、路旁、荒地及干旱河谷沙滩上。
,黄果茄的功能
黄果茄的主治
黄果茄的功效
黄果茄的用法用量
黄果茄的价格
黄果茄的临床应用
黄果茄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