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Urena procumbens L
别名
野棉花根、野茄子树根、土棉花根
道地产区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
性味归经
味甘、苦
性平。归肺、脾、胃、肝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梵天花根
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UrenaprocumbensLinn.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健脾化湿
活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
劳倦乏力
肝炎
疟疾
水肿
白带
跌打损伤
痈疽肿毒。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化湿
活血解毒。
主治
风湿痹痛
劳倦乏力
肝炎
疟疾
水肿
白带
跌打损伤
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5g
鲜品30-60g;或炖肉。外用:适量
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药理作用
根对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相关论述
1、《江西草药》:“健脾利湿
理气化痰。还可治月经不调
脱肛
子宫下垂
风湿关节痛
吐血。”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散瘀活血。”
3、《福建药物志》:“行气活血
祛风除湿。治关节风湿痛
劳倦乏力
肝炎
痛经
跌打损伤
狂犬咬伤。”
4、《浙江药用植物志》:“行气活血
祛风解毒
健脾补肾。主治风湿痹痛
痢疾
体虚浮肿
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疮痈肿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炎
劳力过伤:梵天花根90g
猪胶250g
黄酒1碗。冲炖服。(《闽南本草》)
2、治产后足膝无力
不能行走:鲜梵天花根
每次60g
合鸡炖服。(《泉州本草》)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化湿
活血解毒。
主治
风湿痹痛
劳倦乏力
肝炎
疟疾
水肿
白带
跌打损伤
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9-15g
鲜品30-60g;或炖肉。外用:适量
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药理作用
根对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相关论述
1、《江西草药》:“健脾利湿
理气化痰。还可治月经不调
脱肛
子宫下垂
风湿关节痛
吐血。”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散瘀活血。”
3、《福建药物志》:“行气活血
祛风除湿。治关节风湿痛
劳倦乏力
肝炎
痛经
跌打损伤
狂犬咬伤。”
4、《浙江药用植物志》:“行气活血
祛风解毒
健脾补肾。主治风湿痹痛
痢疾
体虚浮肿
跌打损伤
毒蛇咬伤
疮痈肿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炎
劳力过伤:梵天花根90g
猪胶250g
黄酒1碗。冲炖服。(《闽南本草》)
2、治产后足膝无力
不能行走:鲜梵天花根
每次60g
合鸡炖服。(《泉州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
洗净
切片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锦葵科植物梵天花。
形态特征
小灌木
高约80cm。枝平铺
小枝被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4-15mm
被绒毛;托叶钻形
长约1.5mm
早落;下部的叶轮廓为掌状3-5深裂
裂口深达中部以下
圆形而狭
长1.5-6cm
宽1-4cm
裂片菱形或倒卵形
呈葫芦状
先端钝
基部圆形至近心形
具锯齿
两面均被星状短硬毛
上部的叶通常3深裂。花单生或近簇生
花梗长2-3mm;小苞片长约7mm
基部合生
疏被星状毛;萼较短于小苞片或近等长
卵形
尖头
被星状毛;花冠淡红色
花瓣长10-15mm;雄蕊柱无毛
与花瓣等长。果球形
直径约6mm
具刺和长硬毛
刺端有倒钩。种子平滑无毛。花期6-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道地产区
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小灌丛中。
,梵天花根的功能
梵天花根的主治
梵天花根的功效
梵天花根的用法用量
梵天花根的价格
梵天花根的临床应用
梵天花根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