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归肝、胃经
毒性
无毒 《纲目》
药材分类
植物
,松花,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etZucc.、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等的花粉。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赤松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黑松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具有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
主治
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冲服。外用:适量,干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血虚、内热者慎服。
1、《本草衍义补遗》:“多食能发上焦热。”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体弱便结,溺黄者忌用。”
药理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作用。
相关论述
论松花粉润心肺益脾气的功效:叶天士:“松花,其主润心肺者,饮食入胃,脾气散精,输于心肺。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能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气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以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本草经解》)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胃脘痛:松花粉3g。冲酒服。(《广西本草选编》)
2、治湿疹:松花粉、黄柏、苦参各60g,青黛15g,松香30g。先将前四味研为细末,再将松香熔化,同麻油调药末,涂搽患处,每日1次。(《湖北中草药志》)
3、治新生儿红臀,小儿夏季汗疹:松花粉外扑,并保持局部干燥。(《浙江药用植物志》)
附注
同属植物高山松PinusdensataMast.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思茅松PinuskesiyaRoyleexGord.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分布于四川、云南;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其花粉在产区亦作松花药用。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
主治
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冲服。外用:适量,干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血虚、内热者慎服。
1、《本草衍义补遗》:“多食能发上焦热。”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体弱便结,溺黄者忌用。”
药理作用
抑制肿瘤细胞作用。
相关论述
论松花粉润心肺益脾气的功效:叶天士:“松花,其主润心肺者,饮食入胃,脾气散精,输于心肺。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能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气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以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本草经解》)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胃脘痛:松花粉3g。冲酒服。(《广西本草选编》)
2、治湿疹:松花粉、黄柏、苦参各60g,青黛15g,松香30g。先将前四味研为细末,再将松香熔化,同麻油调药末,涂搽患处,每日1次。(《湖北中草药志》)
3、治新生儿红臀,小儿夏季汗疹:松花粉外扑,并保持局部干燥。(《浙江药用植物志》)
附注
同属植物高山松PinusdensataMast.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思茅松PinuskesiyaRoyleexGord.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分布于四川、云南;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其花粉在产区亦作松花药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开花期间采收雄花穗,晾干,搓下花粉,过筛,收取细粉,再晒。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烘。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的细粉,质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
以匀细,色淡黄,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2、饮片性状
参见“药材性状”项。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等。
形态特征
1、马尾松:又名青松、山松、枞松。乔木,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长6-15厘米;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紫红色,一年生小球果圆球形或卵圆形,径约2厘米,褐色或紫褐色,上部珠鳞的鳞脐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鳞的鳞脐平钝无刺。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长4-7厘米,径2.5-4厘米,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栗褐色,陆续脱落;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或近长方形,长约3厘米;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横脊微明显,鳞脐微凹,无刺,生于干燥环境者常具极短的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毫米,连翅长2-2.7厘米;子叶5-8枚;长1.2-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2.5-3.6厘米,叶缘具疏生刺毛状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2、油松:又名短叶松、红皮松、短叶马尾松、东北黑松、紫翅油松、巨果油松。乔木,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规则较厚的鳞状块片,裂缝及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树树冠平顶,小枝较粗,褐黄色,无毛,幼时微被白粉;冬芽矩圆形,顶端尖,微具树脂,芽鳞红褐色,边缘有丝状缺裂。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厘米,径约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具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二型层皮下层,在第一层细胞下常有少数细胞形成第二层皮下层,树脂道5-8个或更多,边生,多数生于背面,腹面有1-2个,稀角部有1-2个中生树脂道,叶鞘初呈淡褐色,后呈淡黑褐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厘米,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状。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厘米,有短梗,向下弯垂,成熟前绿色,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常宿存树上近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矩圆状倒卵形,长1.6-2厘米,宽约1.4厘米,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长6-8毫米,径4-5毫米,连翅长1.5-1.8厘米;子叶8-12枚,长3.5-5.5厘米;初生叶窄条形,长约4.5厘米,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3、赤松:又名日本赤松、灰果赤松、短叶赤松、辽东赤松。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脱落,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矩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微具树脂,芽鳞条状披针形,先端微反卷,边缘丝状。针叶2针一束,长5-12厘米,径约1毫米,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皮下层细胞一层,稀角上二至三层,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长5-12毫米,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长4-7厘米;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成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不久即脱落,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长3-5.5厘米,径2.5-4.5厘米,有短梗;种鳞薄,鳞盾扁菱形,通常扁平,稀具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稀无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毫米;连翅长1.5-2厘米,种翅宽5-7毫米;子叶5-8枚,长2.5-4厘米,初生叶窄条形,中脉两面隆起,长2-3厘米,边缘有细锯齿。花期4月,球果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成熟。 4、黑松:又名日本黑松。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2米;幼树树皮暗灰色,老则灰黑色,粗厚,裂成块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宽圆锥状或伞形;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端尖,芽鳞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厘米,径1.5-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背腹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一或二层、连续排列,两角上二至四层,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直立,有梗,卵圆形,淡紫红色或淡褐红色。球果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微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微凹,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毫米,径2-3.5毫米,连翅长1.5-1.8厘米,种翅灰褐色,有深色条纹;子叶5-10(多为7-8)枚,长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约2厘米,叶缘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缘。花期4-5月,种子第二年10月成熟。
分布区域
1、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3、赤松: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黑松: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生长环境
1、马尾松:生于海拔1500以下山地。 2、油松:生于海拔100-2600的山地。 3、赤松: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黑松:生于东部沿海山地。
,,松花的功能,松花的主治,松花的功效,松花的用法用量,松花的价格,松花的临床应用,松花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