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耳状紫柄蕨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Pseudophegopteris aurita (Hook. ) Ching

分类学概念出处:Pseudophegopteris aurita (Hook.) Ching in Acta Phytotax. Sin. 8: 314. 1963

异名:


植株高40-10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2-4毫米,顶部密被长柔毛和鳞片;鳞片棕色,长3-4毫米,狭披针形,具缘毛。叶远生;叶柄长30-60厘米,粗约3毫米,栗红色,有光泽;叶片长20-70厘米,宽15-30厘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并羽裂,基部略变狭,二回羽状深裂;羽片10-18对,对生,平展,无柄,彼此远离,下部1-2对略缩短,相距5-10厘米,披针形,其上的羽片长7-15厘米,基部以上宽2-4厘米,渐尖头,基部变宽呈戟形,不对称,羽状深裂几达羽轴两侧的狭翅,中部以上的羽片基部近对称,并与羽轴合生;裂片(10-)15-20对,平展,密接,羽轴下侧的裂片较上侧的为长,基部一对最大,其下侧一片尤长,斜向下,长2.5-4厘米,宽7-10毫米,披针形,渐尖头,边缘羽状浅裂或具圆齿,其上侧一片较短,与叶轴并行,长1-2厘米,长圆形,圆钝头,全缘或为浅波状。叶脉下面明显,侧脉二叉或单一,每裂片5-7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斜上,顶端有较明显的细纺锤状水囊,不达叶边。叶纸质,干后棕绿色,仅沿羽轴两面(或仅上面)被短毛,其余光滑,叶轴上面密被短毛,下面光滑。孢子囊群长圆形或有时为卵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以上,远离主脉,每裂片2-5对,无盖。孢子圆肾形,淡黄色,周壁透明,具不明显的网状纹饰,网眼形状及大小不规则


国内分布:福建中部(德化)、江西南部(南平)和西部(井冈山)、重庆(北碚,缙云山)、贵州中部(惠水)、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

国外分布:缅甸北部、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越南北部、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境:中高山溪边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