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紫苏

拉丁文名

Perilla Frutescens

别名

苏叶、南苏、臭苏、山紫苏

性味归经

味辛、辣,性微热;入冷经

药材分类

植物

,紫苏,中药名。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茎、叶。其叶称为紫苏叶,其茎称为紫苏梗。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等。,

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

1、用于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等。

2、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属于风寒表证者,消化不良及其他胃机能之疾患、胃炎及二指肠炎、未明示之胃炎及十二指肠炎、习惯性呕吐、恶心及呕吐、妊娠期之过度呕吐等属于脾胃气滞者。

用法用量

1、紫苏叶:内服:煎汤,5-10g。外用,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

2、紫苏梗: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

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与镇静药、麻醉药配伍应用时,宜减小剂量。

(2)紫苏可以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合用时注意减小剂量。

2、饮食禁忌:不宜食用生冷、刺激性大的食物;忌鲤鱼。

注意事项

阴虚、气虚及温病者慎服。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α-蒎烯等。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杄菌、大肠杄菌、痢疾杄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病毒及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皮肤丝状菌类的生长。

2、解热作用: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解热。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水提物及紫苏醛均可延长雄鼠的巴比妥酸盐睡眠时间具有抑制猫的上喉神经反射、抑制蜗牛神经细胞和蛙坐骨神经纤维等的兴奋性膜。水提物可抑制大鼠运动量。紫苏醛有镇静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丙烯醛或枸橼酸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试验呈阳性作用,因而可证明紫苏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

6、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能抑制子宫收缩,有安胎作用。

7、对代谢的影响:在给等热量等氮食物的前提下,喂紫苏油的兔体重、肝重、血浆胆固醇、肝胆固醇、血糖、酸性磷酸酯活性都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8、止血作用:紫苏能缩短凝血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

毒理作用

紫苏成分:紫苏酮等能致动物广泛肺水肿和大量腹腔渗出物产生。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小于10mg/kg,并可使动物在24小时内死亡。给雌山羊静脉注射紫苏酮0omg/kg,给安格斯小母牛静脉注射30mg/kg均可致死,而口服40mg/kg,动物仍可存活。紫苏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6mg/kg,灌胃为789mg/kg。

相关论述

1、本草要略》:紫苏,性热能散上膈及在表寒邪,以其性轻浮也。东垣言其下气者,由其性热而散,为能散气故耳。

2、《本草汇言》:(紫苏)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满,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盖苏者疏也,舒畅松苏之谓也。

3、《药品化义》:紫苏叶,叶属阳,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证,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

4、《本草乘雅半偈》:(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5、《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6、《萃金裘本草述录》:气上者能宜摄,气下者能宜发。紫苏主治,在脚气为多。凡病于气之壅胀者,所因不一,然无不由于气之不能归元也。人身之阴本于下,其升也阴中之阳引之;人身之阳畅于上,其降也阳中之阴引之。紫苏味辛入肺,色紫入心,心肺合而气化,则气自得归元矣。

7、《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和剂局方》)。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相关配伍

1、紫苏配藿香:二药都能解表散寒,理气和中。紫苏长于行气宽中;藿香长于化湿和中。相互配用,有解表散寒,理气化湿和中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腹痛吐泻等。

2、紫苏配蝉蜕: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蝉蜕轻浮升散,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二药伍用,药性平和,能祛风解表。适用于外感表证病轻者。

3、紫苏配杏仁:紫苏善于解表散寒,兼能宣肺化痰;杏仁善于降气止咳平喘。二药配伍,外能解表散寒以取微汗,内能调畅肺气以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或凉燥犯肺所致的恶寒头痛、咳嗽痰稀、气促鼻塞等。

4、紫苏配陈皮:紫苏行气宽中;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二者伍用,既能理气燥湿化痰以治痰湿壅肺之咳嗽痰多、胸闷不舒,又能行气宽中除胀以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

5、紫苏配黄连:苏叶肃肺理气和胃;黄连清热燥湿和胃。二者伍用,一温一凉,共奏和中止呕之功。适用于湿热余邪留于肺胃所致的昼夜呕恶不止。

6、紫苏配砂仁:二药均有理气和中安胎之功。紫苏长于解表散寒;砂仁长于化湿。二者配伍,常用治寒湿内阻,气机不利所致的胸腹胀满、呕吐恶心、胎动不安。

鉴别用药

苏叶与苏梗:一般认为苏叶偏于发表散寒,苏梗偏于宽胸利膈,顺气安胎。治疗风寒表证,苏叶多用;治疗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则苏梗多用。

相关药品

风寒感冒颗粒、杏苏止咳颗粒(糖浆、露、口服液)、解肌宁嗽丸。

相关方剂

香苏散(《和剂局方》)、杏苏散(《温病条辨》)、参苏散(《和剂局方》)、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

药膳食疗

紫苏子粳米粥:

1、功效:止咳定喘,适用于表虚复受寒邪而致的咳喘、痰多、食少等。

2、原材料:紫苏子10-15克;粳米50克。

3、做法:将紫苏子研细加水熬,沉淀取汁备用。煮米做粥,临熟前投入紫苏汁调匀,早餐用之,可加入冰糖少许以调味。

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

1、用于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等。

2、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属于风寒表证者,消化不良及其他胃机能之疾患、胃炎及二指肠炎、未明示之胃炎及十二指肠炎、习惯性呕吐、恶心及呕吐、妊娠期之过度呕吐等属于脾胃气滞者。

用法用量

1、紫苏叶:内服:煎汤,5-10g。外用,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

2、紫苏梗: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

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与镇静药、麻醉药配伍应用时,宜减小剂量。

(2)紫苏可以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合用时注意减小剂量。

2、饮食禁忌:不宜食用生冷、刺激性大的食物;忌鲤鱼。

注意事项

阴虚、气虚及温病者慎服。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α-蒎烯等。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杄菌、大肠杄菌、痢疾杄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病毒及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皮肤丝状菌类的生长。

2、解热作用: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解热。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水提物及紫苏醛均可延长雄鼠的巴比妥酸盐睡眠时间具有抑制猫的上喉神经反射、抑制蜗牛神经细胞和蛙坐骨神经纤维等的兴奋性膜。水提物可抑制大鼠运动量。紫苏醛有镇静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丙烯醛或枸橼酸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试验呈阳性作用,因而可证明紫苏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

6、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能抑制子宫收缩,有安胎作用。

7、对代谢的影响:在给等热量等氮食物的前提下,喂紫苏油的兔体重、肝重、血浆胆固醇、肝胆固醇、血糖、酸性磷酸酯活性都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8、止血作用:紫苏能缩短凝血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

毒理作用

紫苏成分:紫苏酮等能致动物广泛肺水肿和大量腹腔渗出物产生。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小于10mg/kg,并可使动物在24小时内死亡。给雌山羊静脉注射紫苏酮0omg/kg,给安格斯小母牛静脉注射30mg/kg均可致死,而口服40mg/kg,动物仍可存活。紫苏酮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6mg/kg,灌胃为789mg/kg。

相关论述

1、本草要略》:紫苏,性热能散上膈及在表寒邪,以其性轻浮也。东垣言其下气者,由其性热而散,为能散气故耳。

2、《本草汇言》:(紫苏)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满,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盖苏者疏也,舒畅松苏之谓也。

3、《药品化义》:紫苏叶,叶属阳,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证,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

4、《本草乘雅半偈》:(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5、《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6、《萃金裘本草述录》:气上者能宜摄,气下者能宜发。紫苏主治,在脚气为多。凡病于气之壅胀者,所因不一,然无不由于气之不能归元也。人身之阴本于下,其升也阴中之阳引之;人身之阳畅于上,其降也阳中之阴引之。紫苏味辛入肺,色紫入心,心肺合而气化,则气自得归元矣。

7、《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本品辛散性温,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因其外能解表散寒,内能行气宽中,且略兼化痰止咳之功,故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治疗前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药,如香苏散(《和剂局方》)。治疗后者,每与杏仁、桔梗等药同用,如杏苏散(《温病条辨》)。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可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若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用治七情郁结,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常与半夏、厚朴、茯苓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3、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相关配伍

1、紫苏配藿香:二药都能解表散寒,理气和中。紫苏长于行气宽中;藿香长于化湿和中。相互配用,有解表散寒,理气化湿和中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腹痛吐泻等。

2、紫苏配蝉蜕: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蝉蜕轻浮升散,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二药伍用,药性平和,能祛风解表。适用于外感表证病轻者。

3、紫苏配杏仁:紫苏善于解表散寒,兼能宣肺化痰;杏仁善于降气止咳平喘。二药配伍,外能解表散寒以取微汗,内能调畅肺气以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或凉燥犯肺所致的恶寒头痛、咳嗽痰稀、气促鼻塞等。

4、紫苏配陈皮:紫苏行气宽中;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二者伍用,既能理气燥湿化痰以治痰湿壅肺之咳嗽痰多、胸闷不舒,又能行气宽中除胀以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

5、紫苏配黄连:苏叶肃肺理气和胃;黄连清热燥湿和胃。二者伍用,一温一凉,共奏和中止呕之功。适用于湿热余邪留于肺胃所致的昼夜呕恶不止。

6、紫苏配砂仁:二药均有理气和中安胎之功。紫苏长于解表散寒;砂仁长于化湿。二者配伍,常用治寒湿内阻,气机不利所致的胸腹胀满、呕吐恶心、胎动不安。

鉴别用药

苏叶与苏梗:一般认为苏叶偏于发表散寒,苏梗偏于宽胸利膈,顺气安胎。治疗风寒表证,苏叶多用;治疗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则苏梗多用。

相关药品

风寒感冒颗粒、杏苏止咳颗粒(糖浆、露、口服液)、解肌宁嗽丸。

相关方剂

香苏散(《和剂局方》)、杏苏散(《温病条辨》)、参苏散(《和剂局方》)、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

药膳食疗

紫苏子粳米粥:

1、功效:止咳定喘,适用于表虚复受寒邪而致的咳喘、痰多、食少等。

2、原材料:紫苏子10-15克;粳米50克。

3、做法:将紫苏子研细加水熬,沉淀取汁备用。煮米做粥,临熟前投入紫苏汁调匀,早餐用之,可加入冰糖少许以调味。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保存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叶片多皱缩蜷曲、破碎,完整者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紫色或紫绿色。质脆易碎。带嫩枝者,枝直径2-5mm,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饮片性状

紫苏梗为类方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有细密的放射状纹理,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周边紫棕色或暗紫色。体轻,质硬。气微香,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有栽培。

道地产区

我国南北均产。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繁殖方式

1、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栽培技术

1、直播法:3月中旬-3月下旬,条播,按行距30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薄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播种。

2、育苗移栽法: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

病虫防治

病害有斑枯病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70%胶悬剂干粉喷粉防治。锈病发病初期可喷25%粉锈宁1000倍液防治。虫害有银纹夜蛾,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亦可用5%西维因粉剂喷粉防治。

,,紫苏的功能,紫苏的主治,紫苏的功效,紫苏的用法用量,紫苏的价格,紫苏的临床应用,紫苏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