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裂唇舌兰


中文其他名称:

拉丁名:Epipogium aphyllum Sw.

分类学概念出处:Epipogium aphyllum (F. W. Schmidt) Sw. in Sum. Veg. Scand. 32. 1814

异名:Epipactis epipogium (L.) All. Epipogium gmelinii Rich. Limodorum epipogium (L.) Sw. Orchis aphylla F.W. Schmidt Satyrium epipogium L.


植株高10-30厘米,地下具分枝的、珊瑚状的根状茎。茎直立,淡褐色,肉质,无绿叶,具数枚膜质鞘;鞘抱茎,长5-9毫米。总状花序顶生,具2-6朵花;花苞片狭卵状长圆形,长6-8毫米;花梗纤细,长3-5毫米;子房膨大,长3-5毫米;花黄色而带粉红色或淡紫色晕,多少下垂;萼片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2-3毫米,先端钝;花瓣与萼片相似,常略宽于萼片;唇瓣近基部3裂;侧裂片直立,近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3.5毫米,宽约3毫米;中裂片卵状椭圆形,凹陷,长8-10毫米,宽6-7毫米,先端急尖,边缘近全缘并多少内卷,内面常有4-6条紫红色的纵脊,纵脊皱波状;距粗大,长5-8毫米,宽4-5毫米,末端浑圆;蕊柱粗短,长6-7毫米。花期8-9月。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山西(五台山)、甘肃南部、新疆(布尔津)、四川西北部(汶川、道孚、马尔康)、云南西北部(贡山)和西藏东南部(米林、穷结、察瓦龙)

国外分布:锡金、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日本、朝鲜半岛、西伯利亚至欧洲

生境:生于林下、岩隙或苔藓丛生之地,海拔1200-3600米,但在东北与内蒙古海拔可降低至1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