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别名
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性味归经
味苦、酸,性微温。归肺、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活血,健脾益肾。
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注意事项
《福建药物志》:“孕妇禁服。”
药理作用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理湿,固肾。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2、《台湾药用植物志》:“祛风除湿,散瘀血,消肿。主治风湿神经痛,久年风伤,月内风,慢脾风,跌打,肺痈。”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炎:福建胡颓子鲜根30-90g,酒适量,猪瘦肉120g。加水炖服。(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2、治消化不良:胡颓子根、柚树叶各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附注
本省民间所用胡颓子除本种外,尚有用蔓胡颓子和胡颓子。
,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活血,健脾益肾。
主治
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注意事项
《福建药物志》:“孕妇禁服。”
药理作用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理湿,固肾。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2、《台湾药用植物志》:“祛风除湿,散瘀血,消肿。主治风湿神经痛,久年风伤,月内风,慢脾风,跌打,肺痈。”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关节炎:福建胡颓子鲜根30-90g,酒适量,猪瘦肉120g。加水炖服。(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2、治消化不良:胡颓子根、柚树叶各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附注
本省民间所用胡颓子除本种外,尚有用蔓胡颓子和胡颓子。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福建胡颓子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具刺,刺粗壮,长10-40毫米或更长,基部着生花和叶;当年生枝密被褐色或锈色鳞片,一年生枝灰色或灰黄色,多年生枝鳞片脱落,黑色。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4.5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圆形,稀钝圆形,向基部渐窄狭,急尖或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后脱落或部分脱落,微具光泽,干燥后褐黄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深褐色鳞片,侧脉4-5对,两面略明显;叶柄褐色,长4-7毫米。花淡白色,被鳞片,数花簇生于叶腋极短小枝上成短总状花序;花梗长3-4毫米;萼筒短,杯状,长约2毫米,在裂片下面略收缩,子房上先膨大后收缩,裂片三角形,与萼筒等长或更长,达3毫米,顶端钝形,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柔毛,包围子房的萼管卵形,长约1毫米;雄蕊的花丝极短,花药矩圆形,长1.5毫米,达裂片的1/2以上;花柱直立,无毛。果实卵圆形,长5-8毫米,幼时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萼筒常宿存;果梗在花后不伸长。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2-3月。
分布区域
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空旷地区和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宜梧的功能,宜梧的主治,宜梧的功效,宜梧的用法用量,宜梧的价格,宜梧的临床应用,宜梧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