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麻黄根

拉丁文名

Ephedrae Radixet Rhizoma

别名

色道麻、结力根

性味归经

味甘、微涩,性平;归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麻黄根)

,麻黄根,中药名。为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 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主治自汗,盗汗。,

功效作用

功能

固表止汗。

主治

主要用于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

注意事项

收敛固涩汁性甚强,功专止汗,故有有表邪者忌服。

化学成分

含麻黄根碱A、B、C、D,阿魏酰组胺,麻黄根素A,麻黄双黄酮A、B、C、D及升血压作用的酪氨酸甜莱碱。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麻黄根碱A、B、C、D及阿魏酰组胺盐酸盐、麻黄酚和麻黄宁A、B、C、D都具有降压作用。从麻黄根中分得降压活性成分大环精胺生物碱A、B、C、D,有减慢心率作用。

2、对平滑肌的影响:对肠管、子宫等平滑肌呈收缩作用。

3、此外,麻黄根尚有抑制低热和烟碱所致的发汗。

相关论述

《药性论》:(麻黄)根节能止汗,以故竹扇杆末扑之。又牡蛎粉、粟粉并(麻黄)根等分末,生绢袋盛。盗汗出,即扑,手摩之。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气虚自汗,常与益气固表的黄芪合用,如《谈野翁试验方》治虚汗无度方;或再配牡蛎,敛阴止汗以加强疗效,如《圣济总录》麻黄根汤。

2、治气血两虚,麻黄根配黄芪、当归,以补气养血,固表止汗,如《圣惠方》麻黄根散。

3、治阴虚盗汗,本品常与五味子、山茱萸、白芍等养阴敛汗药伍用;若阴虚有火,盗汗发热者,则于当归六黄汤中加用本品。

4、麻黄根除内服外,尚可与牡蛎、粟粉等研粉外扑以止汗。

相关配伍

1、麻黄根配黄芪:麻黄根敛肺固表止汗;黄芪甘温,归肺、脾二经,补脾则筋肉健,益肺则腠理固,功善益气固表止汗。两药伍用,可增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适用于表虚自汗,气阴两虚所致的盗汗等。

2、麻黄根配黄芪、当归:黄芪甘温益卫气,固表止汗;当归甘辛温而功善补血。黄芪、当归合用,益气养血固表,再与固表止汗专药麻黄根合用,补养气血与止汗兼顾。适用于产后虚汗不止。

3、麻黄根配牡蛎:麻黄根甘平,入肺经,善行周身之表,固腠理,闭毛窍,实表止汗;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入肝、肾经,煅后入药,功善收敛固脱、涩精止带、制酸止痛。两药相配,收敛固涩之性更强。适用于自汗、盗汗;两药研细末外扑身上,还可治疗产后虚汗不止。

4、麻黄根配煅龙骨:麻黄根入肺经,能固腠理,闭毛窍,实表止汗;龙骨为古代巨型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味甘涩,入心、肝经,体沉重、质黏涩,煅后入药,功专收敛固涩,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汘等滑脱不禁之证。两药伍用,收敛固涩作用得以增强。适用于营卫不和,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的盗汗、自汗等。

5、麻黄根配生地黄、山萸肉:麻黄根长于固表止汗;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萸肉专于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三药伍用,共达滋阴收敛之功。适用于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潮热盗汗等。

鉴别用药

1、麻黄与麻黄根: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及膀胱经,可开腠理,通毛窍,发汘解表以散风寒,用治风寒感冒。麻黄长于开宣肺气,利尿平喘,还可用治风寒束表,肺气壅遏之喘咳、风水水肿等。此外,庥黄还有散寒通滞之功,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等。而麻黄根味甘涩,性平,入肺经,功用敛汘固表,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产后虚汗不止等腠理不固,汗出不止者。麻黄以发散为长,而麻黄根则以收涩为优,二者虽来源于同一植物,功能特点却截然不同。

2、麻黄根与牡蛎:二药均有收敛止汗之功,对于体虚多汗者,常相须为用,以增强止汗作用。然麻黄根甘、平,能收其散越而止汗,敛肺止汗作用较强,为临床止汗专品。

3、牡蛎质重,咸、涩,微寒,潜阳敛阴而止汗,对于阴虚盗汗更为适用。而且,麻黄根仅此敛汗一功,牡蛎潜阳敛阴固涩之用甚广,阴虚阳亢之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虚风内动用之,遗精带下也用之。

4、黄芪与麻黄根:二药均具有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盜汗之证。但黄芪甘,微温,能补肺气、益卫气,通过益气升阳以达到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麻黄根甘、平,敛肺固表止汗作用较强,为止汗专药,作用单一。而黄芪尚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还可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以及脾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相关药品

复芪止汗颗粒。

相关方剂

牡蛎散(和剂局方)。

功效作用

功能

固表止汗。

主治

主要用于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

注意事项

收敛固涩汁性甚强,功专止汗,故有有表邪者忌服。

化学成分

含麻黄根碱A、B、C、D,阿魏酰组胺,麻黄根素A,麻黄双黄酮A、B、C、D及升血压作用的酪氨酸甜莱碱。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麻黄根碱A、B、C、D及阿魏酰组胺盐酸盐、麻黄酚和麻黄宁A、B、C、D都具有降压作用。从麻黄根中分得降压活性成分大环精胺生物碱A、B、C、D,有减慢心率作用。

2、对平滑肌的影响:对肠管、子宫等平滑肌呈收缩作用。

3、此外,麻黄根尚有抑制低热和烟碱所致的发汗。

相关论述

《药性论》:(麻黄)根节能止汗,以故竹扇杆末扑之。又牡蛎粉、粟粉并(麻黄)根等分末,生绢袋盛。盗汗出,即扑,手摩之。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气虚自汗,常与益气固表的黄芪合用,如《谈野翁试验方》治虚汗无度方;或再配牡蛎,敛阴止汗以加强疗效,如《圣济总录》麻黄根汤。

2、治气血两虚,麻黄根配黄芪、当归,以补气养血,固表止汗,如《圣惠方》麻黄根散。

3、治阴虚盗汗,本品常与五味子、山茱萸、白芍等养阴敛汗药伍用;若阴虚有火,盗汗发热者,则于当归六黄汤中加用本品。

4、麻黄根除内服外,尚可与牡蛎、粟粉等研粉外扑以止汗。

相关配伍

1、麻黄根配黄芪:麻黄根敛肺固表止汗;黄芪甘温,归肺、脾二经,补脾则筋肉健,益肺则腠理固,功善益气固表止汗。两药伍用,可增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适用于表虚自汗,气阴两虚所致的盗汗等。

2、麻黄根配黄芪、当归:黄芪甘温益卫气,固表止汗;当归甘辛温而功善补血。黄芪、当归合用,益气养血固表,再与固表止汗专药麻黄根合用,补养气血与止汗兼顾。适用于产后虚汗不止。

3、麻黄根配牡蛎:麻黄根甘平,入肺经,善行周身之表,固腠理,闭毛窍,实表止汗;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入肝、肾经,煅后入药,功善收敛固脱、涩精止带、制酸止痛。两药相配,收敛固涩之性更强。适用于自汗、盗汗;两药研细末外扑身上,还可治疗产后虚汗不止。

4、麻黄根配煅龙骨:麻黄根入肺经,能固腠理,闭毛窍,实表止汗;龙骨为古代巨型脊椎动物的骨骼化石,味甘涩,入心、肝经,体沉重、质黏涩,煅后入药,功专收敛固涩,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汘等滑脱不禁之证。两药伍用,收敛固涩作用得以增强。适用于营卫不和,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的盗汗、自汗等。

5、麻黄根配生地黄、山萸肉:麻黄根长于固表止汗;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萸肉专于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三药伍用,共达滋阴收敛之功。适用于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潮热盗汗等。

鉴别用药

1、麻黄与麻黄根:麻黄味苦辛,性温,入肺及膀胱经,可开腠理,通毛窍,发汘解表以散风寒,用治风寒感冒。麻黄长于开宣肺气,利尿平喘,还可用治风寒束表,肺气壅遏之喘咳、风水水肿等。此外,庥黄还有散寒通滞之功,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等。而麻黄根味甘涩,性平,入肺经,功用敛汘固表,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产后虚汗不止等腠理不固,汗出不止者。麻黄以发散为长,而麻黄根则以收涩为优,二者虽来源于同一植物,功能特点却截然不同。

2、麻黄根与牡蛎:二药均有收敛止汗之功,对于体虚多汗者,常相须为用,以增强止汗作用。然麻黄根甘、平,能收其散越而止汗,敛肺止汗作用较强,为临床止汗专品。

3、牡蛎质重,咸、涩,微寒,潜阳敛阴而止汗,对于阴虚盗汗更为适用。而且,麻黄根仅此敛汗一功,牡蛎潜阳敛阴固涩之用甚广,阴虚阳亢之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虚风内动用之,遗精带下也用之。

4、黄芪与麻黄根:二药均具有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盜汗之证。但黄芪甘,微温,能补肺气、益卫气,通过益气升阳以达到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麻黄根甘、平,敛肺固表止汗作用较强,为止汗专药,作用单一。而黄芪尚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还可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以及脾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相关药品

复芪止汗颗粒。

相关方剂

牡蛎散(和剂局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立秋后采挖,去尽须根及茎苗,晒干。

炮制方法

1、麻黄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蜜麻黄根:先将蜜放锅内,用文火熔化,加入净麻黄根片拌炒,炒至蜜被吸透呈黄棕色,取出,放凉后不粘手。每麻黄根片100kg。用炼蜜15kg。

保存方法

贮密闭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其外有落皮层。栓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中柱鞘由纤维及石细胞组成。韧皮部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由导管、管胞及木纤维组成;射线宽广,含草酸钙砂晶。有的髓部有纤维;薄壁细胞具纹孔。根茎的射线较窄。粉末棕红色或棕黄色。木栓细胞呈长方形,棕色,含草酸钙砂晶。纤维多单个散在,直径20-25μm,壁厚,木化,斜纹孔明显。螺纹导管、网纹导管直径30-50μm,导管分子穿孔板上具多数圆形孔。石细胞有的可见,呈长圆形,类纤维状或有分枝,直径20-50μm,壁厚。髓部薄壁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圆形,壁稍厚,具纹孔。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麻黄根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根多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均呈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上端较粗,偶有膨大的根头,下部较细,常扭曲。根茎粗细均匀,具突起的节,节间长0.7-2cm。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排列、根茎中部有髓。无臭,味微苦。

饮片性状

1、麻黄根:为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纤维性,有菊花心。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纹及支根痕。质坚硬无臭,味微苦。

2、蜜麻黄根:表面呈黄棕色,微显光泽,有焦香气,味略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

形态特征

1、草麻黄:草本状灌木,高20-40cm。木质茎短,常似根茎,匍匐地上或横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杜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cm,径1.5-2m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包于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mm,直径约4mm,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2、中麻黄:灌木。高20-100cm。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较粗壮,茎部多分枝,圆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长3-6cm。直径1-3mm,有细浅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稀2-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mm的短柄。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不外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6mm,直径约3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3、木贼麻黄: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基茎1-1.5cm;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nm。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分布区域

1、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辽宁、吉林、河南西北部、陕西、新疆等地。

2、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习见。

3、木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1、草麻黄:生于干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

2、中麻黄: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m的干旱荒漠、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

3、木贼麻黄:生于干旱荒漠、多砂石的山脊、山顶或草地。

生长见习

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繁殖方式

用种子及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应采取成熟饱满的种子,条播或穴播,条播开浅沟,行距30cm,穴播穴距30cm左右,每穴播种子20-30粒,覆土0.7-1.0cm,播后浇水,约经15d左右出苗,不需间苗,应注意松土除草。

2、分株繁殖:多在秋天或早春进行,将植株挖出,根据株丛大小,每株丛可分成5-10株。选择高燥的地块,作成平垄,开沟,行距30cm,按株距30cm栽植,栽后覆土至根芽,将土压实后浇水。

,,麻黄根的功能,麻黄根的主治,麻黄根的功效,麻黄根的用法用量,麻黄根的价格,麻黄根的临床应用,麻黄根的不良反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