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疮,又称阿弗它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引起本病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或遗传因素等有关。

  复发性口疮,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口疳”、“口疡”、“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将口疮的病因归于为“火”。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和发挥。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中云:“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与口,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明确指出本病与心脾热盛有关。

  宋代《圣济总录》中记载:“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疮之病有虚有实,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在治疗上,明代《景岳全书》中详述了口疮的证治,除了由上焦之热所致,治宜清火为法外,又“当察其所由,或补心脾,或滋肾水,或以理中汤,或以蜜附子之类……寒热之当辨也”。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七窍门》、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中分别介绍了口疮外治的经验,为后世医家治疗研究本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代中医治疗本病的首篇临床文章发表在1956年。在60~70年代中,临床报道内容侧重于运用中医单方验方或外治法治疗本病。近10余年来,临床资料的数量猛增,超过以往20余年的总数,质量亦明显提高,使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在病因病机的探讨中,广大医家认为导致口疮的病因固然离不开“火”字,但有虚火和实火之病理机转的区别。

  目前又有人提出瘀血致病论,并逐渐用于临床。辨证分型方面疒虽然目前尚未完全统一,但对本病主张分为虚实两类较为一致。在治疗方面,除了仍以中医辨证以内服中药和外治法为主,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独特疗法的优势,如针灸及各种穴位刺激法、单方验方、食疗等进行施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基本在80%~90%左右。

  与此同时,又开展了部分实验室研究。有学者对患者进行有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尿17一酮类固醇等测定,结果发现患者T淋巴细胞平均值略低于正常值,体液免疫IgA、IgG、IgM、尿17-酮类固醇值,亦低于正常值,与文献报道中之中医虚证的结论相吻合。亦有人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甲皱微循环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患者血粘度显著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增加及微血管痉挛、缩短、变细,血流变慢,为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本病提供了有力依据。

  专方治疗如下:

  1.甘露饮:生地15克,茵陈9克,黄芩10克,石斛10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枇杷叶9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加减:热重加银花、连翘;心经有热加黄连;肝胆湿热加青黛;大便秘结加大黄。

  用法:每日1剂,煎水,分2~3次服。小儿量酌减。

  2.六味汤:荆芥穗、薄荷、炒僵蚕、生萆薢各9克,桔梗、防风各6克。

  加减:脾胃湿热加米仁、滑石;阴虚火旺加生地、玄参;脾胃虚寒加干姜、肉桂。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3.黑白口疮散(外用):百草霜、五倍子各60克,冰片20克,人中白、枯矾各4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玻璃瓶收贮。用时先将药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涂搽口腔病灶处,每日上药3~4次。

  4.口腔溃疡枚(外用):生甘草、金银花、冰片、雄黄、朱砂、滑石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局部外搽,每日2次。

  5.南黄散(外用):黄连、吴萸各20克,大黄40克,南星30克。

  用法:将四药晒干,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药粉,敷患者涌泉穴(或将前掌心全敷上),然后用纱布包好,每日换1次。

,什么复发性口疮,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