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别名
蝴蝶草、蝴蝶风《广西中药志》
性味归经
味甘、微辛,性平。归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双飞蝴蝶,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蝙蝠草Christiavespertilionis(L.f.)Bahn.f.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活血祛风,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蛾,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祛风,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蛾,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广西中药志》:“孕妇忌用。”~
相关论述
《广西中药志》:“活血祛风,散瘀消肿,止痛,解蛇毒。治跌打,风湿骨痛,蛇毒,痈疮。”
,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跌打骨折:用蝙蝠草鲜全草捣烂或用全草研粉,调酒炒热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祛风,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蛾,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广西中药志》:“孕妇忌用。”~
相关论述
《广西中药志》:“活血祛风,散瘀消肿,止痛,解蛇毒。治跌打,风湿骨痛,蛇毒,痈疮。”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跌打骨折:用蝙蝠草鲜全草捣烂或用全草研粉,调酒炒热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扎成把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蝙蝠草。
形态特征
蝙蝠草又名:月见罗藟草、雷州蝴蝶树。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120厘米。常由基部开始分枝,枝较纤细,上部略被灰色柔毛。叶通常为单小叶,稀有3小叶;托叶刺毛状,长5-6毫米,脱落;叶柄长2-2.5厘米,被稀疏短柔毛;小叶近革质,灰绿色,顶生小叶菱形或长菱形或元宝形,长0.8-1.5厘米,宽5-9厘米,先端宽而截平,近中央处稍凹,基部略呈心形,侧生小叶倒心形或倒三角形,两侧常不对称,长8-15毫米,宽15-20毫米,先端截平,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稍被短柔毛,侧脉每边3-4条,平展,网脉在下面不明显;小叶柄长1毫米。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有时组成圆锥花序,长5-1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2-4毫米,被灰色短柔毛,较萼短;花萼半透明,被柔毛,花后增大,长8-12毫米,网脉明显,5裂,裂片三角形,约与萼筒等长,上部2裂片稍合生;花冠黄白色,不伸出萼外。荚果有荚节4-5,椭圆形,荚节长3毫米,宽2毫米,成熟后黑褐色,有网纹,无毛,完全藏于萼内。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旷野草丛灌丛中。
,,双飞蝴蝶的功能,双飞蝴蝶的主治,双飞蝴蝶的功效,双飞蝴蝶的用法用量,双飞蝴蝶的价格,双飞蝴蝶的临床应用,双飞蝴蝶的不良反应